上海市因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高配资平台在线咨询,社会文明程度高,吸引了大量外省人口进沪安家。因为上海市不论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型国家建设和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均走在了国家前列。最为突出的一点是经济水平一直领跑全国,为提高我们退休人员的幸福指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上海市600万(含城乡)的退休人员中,幸福指数最高的老人已具有8颗星,最少的老人也有一颗星的幸福指数。看看你有几颗星?
第一级退休人员的幸福指数8颗星,属于德高望重型。因为他们凭着自己超人的智慧和远大的抱负,并怀着赤子之心,为国为民的崇高理想,为国家为社会为上海市的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退休后他们依然不能停下来,目的就是为了实现自己更深层次的人生梦想。他们在赢得了全市乃至全国人民尊重的同时也成就了自己美好的人生愿望。所以他们是最幸福的老人。因此,这部分老人的幸福指数最高。
第二级退休人员的幸福指数7颗星,属于精神自由型。这部分老人的文化程度比较高,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也比较强,他们的爱国情,报国心同样很高,只是与第一级老人的智慧有一些差距,他们可能退休后继续工作,也可能不工作参加一些公益事业。他们工作的目的不是为了增加收入,因为他们的退休金及其它收入早已绰绰有余,更多的是为社会为上海市再尽一点微薄之力。为的就是更加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因此,他们怀有7颗星。
第三级退休人员的幸福指数6颗星,属于财富自由型。这部分老人的财富拥有量及退休金的水平可能超过第一二级,但是,他们和第一二级老人的主要区别在于对经济的认识,他们对财富的认知可能持多多益善的理念。七八颗星的老人是在成就社会的同时,在不知不觉中实现了财富自由。持有6颗星的老人,他们的理想信念是专注于实现自己的财富自由,这是6颗星与7颗星的老人的显著区别。
因此,他们虽然实现了财富自由,但是,由于在他们的认知里相比第一二级老人缺乏文化知识,导致他们晚年的精神生活相对空虚一些。因此,他们的幸福指数是6颗星。注意,这里所说的“缺乏文化知识”只是相对第一二级老人的缺乏。其实,他们的文化知识也很强,如果太差了,也很难实现财富自由,这一点大家不要误解。换句话说,他们之间的文化知识,只是985高校毕业生与211高校毕业生的区别。
第四级退休人员的幸福指数5颗星,属于安享生活型。他们一般养老金在1.2万元以上,有网友会问,你为什么前三级的老人没给出养老金的数额啊?因为前三级的老人,基本都实现了财富自由,再说养老金多少就没啥意义了。既然退休了,养老金水平也比较高,所以他们一般都会随心所欲的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比如来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等,安享自己的晚年生活。
第五级退休人员的幸福指数4颗星,属于悠闲自得型,养老金一般在8000元以上。他们有一笔不低于8000元的养老金也足以能够安排好晚年的经济生活,除了满足日常的较高品质衣食住行外,还可以满足自己的爱好而投资。他们退休后一般不再工作,不再干涉子女的生活,更多的是为自己而活,晚年生活的比较悠闲自得,幸福指数也比较高。
第六级退休人员的幸福指数3颗星,属于知足常乐型,养老金在5000元以上。看看自己身边的兄弟姐妹们,虽然羡慕前五级的老人,但是,比自己养老金低的伙伴还真不少,再有5000元的养老金也足以支配自己的经济生活,所以他们很知足,幸福指数也不低。
第七级退休人员的幸福指数2颗星,属于瞻前顾后型,养老金在3000元~5000元之间。他们的养老金足以够自己最基本的衣食住行,但是,没有什么富裕,因此,在日常支出中还是要算计的,比如想来一次说走就走的履行还是要瞻前顾后的,是去新马泰还是去三亚等要根据开支状况三思而后行。
第八级退休人员的幸福指数1颗星,属于奔波劳碌型,养老金在3000元以下。这部分老人的养老金往往只能够自己最基本的衣食住行,因此,为了过好自己以后(70岁以后)的晚年生活,往往他们退休后还有要继续奔波劳碌。因此,这部分老人的幸福指数也是上海市的老人中幸福指数最低的,只有一颗星。但是,相比其它省的老人还是比较幸福的,因为其它省份的城乡老人只有几百元 养老金,他们连一颗星都没有。
#记录我的2025#
倍顺网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