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个别国家一直在炒作所谓“中国军援俄罗斯”的不实言论。面对这些不负责任的指控,我国驻联合国副代表耿爽在联合国直白的回怼称,如果中国真的有军援俄罗斯股票配资官网开户,那么局势早就不是现在这个样子。这番话,既是对相关指控的回击,同时也是对美西方以及乌克兰的警告。中方只是不愿拉偏架,不代表中方没有能力左右冲突走向。
但很显然,耿爽大使的话,泽连斯基压根就没有听进去。据俄媒报道,当地时间7月8日,泽连斯基签署命令,宣布对5家在中国注册的公司实施制裁,理由是这些企业向乌克兰“见证者”型无人机提供了零部件。此前乌克兰国家安全局还声称,近期乌方从击落的无人机中,找到了来自中国的零件。
从乌方宣布制裁的时间点来看,这番制裁显然带有明显的政治目的。一方面,近期俄军正发动密集的攻势,不仅集结重兵在乌东战场加强地面攻势,同时正对乌克兰全境的目标发起密集的大规模空袭,泽连斯基此时签署涉华制裁令,不排除是想施压中方劝说俄罗斯。
另一方面,王毅外长刚刚结束欧洲行程。当前中欧主要分歧点集中在两个领域,一个是经贸,另一个则是地缘安全。在欧盟高层看来,俄罗斯是他们迫在眉睫的“威胁”,而中俄双边关系却日益紧密,这让他们对中方的敌意明显增加。
此时乌克兰以中企为俄军工产业提供零部件为由,对中企实施制裁,无疑将增大中欧之间的分歧。乌克兰这么做,要么是刻意讨好美国,配合特朗普政府离间中欧关系,要么是想要给接下来的中欧峰会使绊子,希望欧盟借这场峰会,要求中方向俄方施压。
无论泽连斯基打的什么算盘,他所找的借口都是站不住脚的。首先,在俄乌问题上,中方的立场一直都非常明确,不拉偏架、不拱火、不借机谋取地缘私利、不向冲突的任何一方面提供武器装备,主张俄乌双方通过政治途径解决矛盾。
其次,中俄之间的正常贸易合作不针对第三方,也不会受第三方影响。如果仅仅是因为俄军无人机包含“中国制造”,就咬定中方对俄军援,无疑是偏颇且荒唐的。早在冲突之初,西方媒体就曾多次报道,俄方使用在俄乌战场上的武器装备,其零部件有不少都来自美西方。例如俄方使用的“目击者”无人机,虽然是在伊朗生产的,但零部件来自日本。
基辅经济学院分析中心披露的一份报告显示,在他们筛查的俄军使用的58件武器样本中,有67%的零部件由美国生产,7%由日本生产,7%由德国生产,经过多个中间商的流通后,最终在俄罗斯境内组装。按照乌克兰的制裁逻辑,这些美日德企业也应该被纳入制裁清单之中,但时至今日基辅方面也没有这么做,所以说到底,乌方拟定的这份制裁清单,完全是出于偏见而并非客观事实。
得罪中国,对乌克兰来说绝非明智之举。纵观全球,愿意秉持客观公正立场且拥有影响力的大国只有中国了,美西方都只是将乌克兰当做棋子而已,有朝一日俄乌停火,乌克兰只会成为弃子。而且乌方别忘了,中乌经贸关系密切,乌克兰的战后重建,恐怕也离不开中国的帮助。在这样的情况下,为了眼前的政治利益而得罪中国,无疑是极其短视的。
倍顺网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